泽州崇寿寺,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巴公镇西郜村,据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所建的第19个寺庙,是山西古建筑中一座享誉古今的佛教名刹。“当获安乐,增其寿命”,崇寿寺名由此而来。
泽州崇寿寺始建于北魏,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重修,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119年)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建。现存建筑布局山门内为天王殿,两侧有钟、鼓楼,中为释迦殿,东西配殿为地藏、罗汉殿,最后为雷音殿。殿旁东西各有小院一区,东为菩萨院,有三大士殿,西为关圣院,有关帝殿。
中院正中是释迦殿,为宋代遗构,殿身三间见方,单檐歇山九脊顶,檐下斗栱古朴,为五铺作双下昂,前檐石柱有“宋宣和”题记,门额石上有金正隆间刻字,能证明其为宋金时代所建。释迦殿前有一古柏,千年历史。院中立着两个唐代石经幢,高四米,八角形,须弥座上雕宝装莲瓣及石狮,幢身刻陀罗尼经,宝盖雕璎珞花纹,字迹及莲花图案仍隐约可见。石经幢因老旧年久有摇摇欲坠的感觉,应是古物无法加固所致。
寺内还保存有北魏造像碑一通,雕屋形龛及一佛二菩萨,另有宋、金、元、明历代石碑十二通。
2019年10月7日,泽州崇寿寺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