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雷音寺-中华溶洞第一寺

山西古建筑网     时间:2020-11-05 11:54:45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1)

  左权雷音寺位于左权太行龙泉景区内,是一处位于山腰石洞窟内的四合院式寺院,是国内仅有的溶洞古刹,寺院建筑位置独特,观山赏景、石窟探幽,别有一番意境

左权雷音寺-中华溶洞第一寺(图2)

  太行龙泉景区又名左权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行山中段,左权县境内,距左权县城10公里,距207国道3.6公里,距高速左权出口14公里,这里风光旖旎秀美,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栩栩如生的原石造型、天下一绝的天然溶洞、巧夺天工的洞中寺庙、四季不绝的悬泉挂瀑、古老神秘的十龙神祠、江南风韵的龙母小镇、粗旷洒脱的太行人家,景区有着周宣王东征千亩川、龙神救驾、龙母生十子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有着龙神被唐朝皇帝册封“通利候”、明洪武帝御赐“千亩灵泉之神”、乾隆赐匾“十龙神祠”的优美佳话。

左权雷音寺-中华溶洞第一寺(图3)

  太行龙泉,以龙命名,这里突出表现为山西古建筑中的“龙”文化,山体似龙,沟壑像龙,就连附近村庄村名也带龙,前龙、后龙、龙腰、龙背、沐池,多处自然景观如天然精雕细刻的龙,龙泉如龙口吐水,密林峡谷如蜿蜒巨龙,在景区深处,有一个建在天然溶洞中的古寺,名叫雷音寺,始建于周朝,原旧有建筑在1967年基本全部毁废,1994年重建,是左权县19941223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3)

  雷音又叫天鼓雷音,出自密宗胎藏界五佛之一的天鼓雷音佛的名字。寺取名雷音,是取其法音如天鼓,警戒人心的意思。

  雷音寺所处位置为一天然大溶洞。唐代,这里佛事活动极盛,后于清代乾隆十六年五月和清代道光九年七月,该寺曾两次重修,土改前又进行过修缮。文革时寺院建筑被毁。直到1999年4月,改建后的雷音寺才又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雷音寺的寺院建筑配置不因位于山间洞窟而被制和短缺,还意外的齐全,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萨殿、、三清殿、三官殿、子孙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等建筑。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4)

  雷音寺的整体和寺内建筑山势、因洞内地势而建,步入山门的台阶很陡,需要小心攀爬,进入山门,会发现寺院在入洞口处形成了一个平台院子,正殿、偏殿造型规整,建筑小巧但依然不失宏伟。从平台起,依次为上山门、木照壁、大雄宝殿、子孙殿、菩萨殿、天王殿、药师殿、地藏殿、南北垂花门、元宗殿、僧窑、接水台、佛塔、钟鼓楼、圣仙桥、龙照壁、三官殿、廊房、三清殿、文圣殿和八仙阁,并由台阶相连,九曲回转,异彩纷呈,形成自然溶洞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5)

  殿内的许多塑像参照平遥双林寺塑像,面目慈祥、神态端庄,形态自如,青狮、白象、朝天吼形态逼真、大小适中,维妙维肖,乃上品之作。在寺院内左侧,利用地势高差,巧妙的设计和建筑了一处上升别院,用台阶和木桥通联,形成了“上楼有院,别有洞天”的风味,不由感叹山西古建筑设计和技艺运用之巧妙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6)

  这个洞中古寺,有四个特点:一是溶洞古刹,填补了我国没有溶洞寺院建筑群的空白。二是建筑精美绝伦。洞内有院,院中有殿,殿旁有窑,窑上有房。布局严谨,青砖黑瓦,别具一格。三是洞顶天生摩崖石刻,上书“梵天佛地”。春日清晨,曙光初照,选对角度,瞬息可见,实为天下奇观,可与泰山观日出媲美。四是钟鼓楼合二为一,一楼多用,从这里可观赏到寒背松涛和日出。因此,被誉为中华溶洞第一寺。

左权雷音寺-依洞而建、配置齐全(图7)

     回身远望,山峰秀丽、龙泉美景映入眼帘,左权雷音寺是一处赏景和值得探秘、观赏山西古建筑的好去处。

左权雷音寺-中华溶洞第一寺(图9)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