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灵泽王庙位于长治襄垣县城西南10公里的夏店镇太平村东北,距县城10公里,金-清代建筑。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泽王庙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地势为南低北高,庙前场地开阔平坦,左右树木参天,往北500米由西向东的漳河径流不息。现存建筑有:大殿、角殿、耳楼、东西配殿、东西廊房、山门、戏楼、钟鼓楼等,是一座保存完整,集金、明、清各代建筑为一体的山西古建筑群。
由庙前拾阶而上步入山门,正面是灵泽王大殿。山门之上建有倒座戏楼。倒座戏楼与正殿相对,东西角殿和东西廊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灵泽王大殿为金代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建筑面积85平方米。前檐设廊,施石柱四根,方形,黄砂岩石质,通体抹角起线,石柱前立面三分之二上部开凿花池,阴刻铭文:“大安二年本村众施石柱……”。柱础覆盆式,柱头上安立栏、普柏枋。
斗栱五铺作重栱双下昂并计心造,耍头蚂蚱式,昂嘴琴面式,明间斗栱施45°斜栱,慢栱为隐刻栱,无补间铺作,只在第一层正心枋上隐刻异形栱;后檐无斗栱。梁栿间各结点都用矮木,斗栱承托处理,简洁明快。古建筑梁架结构为单步梁后三椽袱、通檐用三柱;三椽袱上、交袱斗、承平梁,平梁之上安合榻、立蜀柱交丁华抹头栱置叉手承脊博;梁袱间以攀间枋相连,三椽袱为园木,自然弯材稍作加工使用,锛凿印痕自然清晰可见,且梁材粗大、直径达55厘米以上。
耳楼之下东西廊房(配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3间。
(明代)山门(戏台)、乐楼与正殿相对,山门立面为栱券门,门洞为长方形洞式,洞门之上为五开间乐楼,中三间为台面,乐楼二侧还修角楼二间,钟鼓楼各一间。
灵泽王庙整座庙宇无论间架大小均为悬山式屋顶、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主次分明。集金、明、清历代建筑于一体,且保存完整,是研究宋、金以来建筑建制和道教庙规制历史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