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应感庙位于山西长治市武乡县城东50华里监漳村西2里许的五龙山上,状如凤头,飞檐斗拱,结构奇巧,始建于宋政和8年(公元1118年)。1980年6月20日,应感庙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有一座正殿和一座戏台,两侧的配殿早年已塌毁,仅存基址。
武乡的浊漳河流域水肥草丰,以农耕的眼光看,自古以来就是一方非常滋养人的富庶之地。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即便他们说不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样精辟的话,但也知道水之于耕作的利害。乡民是懂得感恩的。终年流淌不息的浊漳河养育了一方子民,百姓则把他们的孝心回敬给水神。故而,浊漳河一带遍布着众多的龙王庙,虽然不乏旱魃肆虐时的祈雨,但更多的则是风调雨顺年景的贡祀。 武乡监漳村五龙山上的应感庙就是其中的一座。
应感庙正殿文物部门断代为宋代,五间六椽悬山顶,梁架为四椽栿前对乳栿用三柱,柱头铺作为一跳精美的大插昂,补间铺作采用一跳华栱,各朵枓栱的栌枓口内均采用卷云头实拍栱,无论枓栱还是梁架,均结构精湛。前檐斗拱皆为四铺作,柱头单插昴,补间单杪。那屹立在廊下的“宣和”年间——仁泽侯碑,可是真真的北宋遗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