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南吉祥寺-唐贞观建,宋天圣年搬至此

山西古建筑网     时间:2020-02-27 16:49:23

2-20022H2562U59.jpg

     陵川南吉祥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的平川村,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在村南面的宋家川,宋天圣年间迁移至平川村重建,金、元、明、清屡有修葺,为1966年11月20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碑碣南吉祥寺,溯自唐太宗贞观年间奉敕修建。原位于平川南面之宋家川,至宋天圣年间,迁移平川重新修建。”,这座寺庙在搬迁至平川村前,已有400年历史,而搬迁至现址后,又经历了1000多年。

2-20022H25K4E9.jpg

     寺宇规模完整,形制壮观,寺庙坐北朝南,南北长67.15,东西宽31米。呈二进院落,中轴线上分别有山门、中殿、后殿、左右配殿及两厢廊庑。中殿历史最古为宋建,后殿金建元修,山门元建明修,余皆明、清遗构。

2-20022H25P9496.jpg

     中殿俗称中央殿,建于北宋仁宗年间。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顶琉璃均为原件丢失后补,脊上鸱吻东面的龙头现业已丢失。

2-20022H30243R6.jpg

     檐下斗拱硕大,柱头铺作单抄单昂,昂和耍头均用真昂,补间铺作双抄五铺作,45°出斜拱,每间一朵,而且当心间斜拱最大。据说这里还是国内现存最早使用45°斜拱的古建实例,非常珍贵。殿内梁架六椽栿通搭用两柱,六椽栿下施随梁枋增加了栿的强度。六椽栿上施蜀柱直接支撑平梁,形制古朴简练,结构严谨。

2-20022H300222S.jpg

     后殿也叫圆明殿,创建于金代,重修于元代,现存主体结构为元代遗物。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殿顶琉璃为新物。檐下四根抹角石柱下施精美垫脚石,雀替雕刻复杂。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耍头龙形。殿内梁下五椽栿压接前劄牵用三柱,劄牵下为前廊。

2-20022H305224D.jpg

    平川村本身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不少老房子,在来山西古建筑旅游时可多做停留。南吉祥寺左前方还有做小庙,叫济渎庙,清代,廊下碑石是《重修济渎庙碑记》落款是大清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说这座小庙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村北还有一座南朝时期的千佛碑无梁殿,在村子南边有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抗战时期八路军交通员李海水烈士修建的。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