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夏禹神祠平顺县阳高乡侯壁村,俗称禹王庙,距离回龙寺(金代)不远。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清皆有修葺,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河谷高地,视野广阔,是来山西古建筑旅游途中最适合看风景的村子。因为晋东南浊漳河这里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地之一,浊漳河边有不少大禹庙(禹王庙)。相传大禹的父亲鲧在治理浊漳河时,没有成功,大禹继承父业后在奥治村西凿大禹峡(如今也成了一处风景区)引水东流,终于将河道疏通成功。
夏禹神祠为一进院落的四合院布局,主要建筑有:山门(上为倒座戏台)、正殿,东西两侧为配殿。正殿为元代遗构,山门为明代所建。
山门同时也是一座倒坐戏台,山门首层用四棵石棱柱为基,二层六椽栿,隐栱,刻团云纹,硬山顶倒坐戏台式山门算是晋东南是一个很传统的古建筑特色。
院内正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辟廊,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前乳袱用三柱,立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之上。柱头斗栱为四铺作,第一跳为琴面假昂,补间铺作都雕为龙形,明间补间铺作出斜栱,耍头雕为龙头,第一跳假昂雕为龙尾。殿前月台角柱上有元代至元二年的题记(因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此处无干支纪年,故无法确定具体年份),粗放的梁上可见八仙故事彩画。
夏禹神祠虽然不大,但细节之处都充满了精雕细琢之细致之美。两张石供桌为明万历年间所造,石刻颇为精美。两侧厢房为清代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