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大云寺-以金代结构、清代壁画著称

山西古建筑网     时间:2020-02-18 10:07:07

2-20021Q21202F9.jpg

       浑源大云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的荆庄乡荆庄村龙山顶寺洼,原名“大云禅寺”。这里远眺恒山,峰峦独特,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为北方佛刹,现只剩大雄宝殿一座。始建于北魏后期(386年-534年),大殿主体构架为金代(1115年-1234年)所建,元、明、清历代均有过修葺和增补。大雄宝殿虽然建筑形体不大,但其建筑以金代结构风韵著称,属山西古建筑中金代建筑精品之一,尤其殿内彩画尽施,堪称不可多见的文物珍宝。2001年6月25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0021Q212245B.jpg

  浑源大云寺坐北朝南,原为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曾有各种殿阁和僧寮上百间,有三进院落、四座殿宇。主殿有金刚殿(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为北方佛家巨刹。1971年,其它建筑先后被毁掉,院内只剩大雄宝殿一座。大雄宝殿面阔3间10.90米,进深2间8.75米,平面成长方形,单檐歇山顶,高约8米。殿身坐在台基上,柱子采用减柱法造,以突出佛坛位置。檐柱上设有古朴华丽的斗拱一周,均为四铺作出一跳,单拱计心造,屋顶为绿色筒瓦覆盖。

2-20021Q213523b.jpg

  大云寺大雄宝殿殿内保存下来整堂的壁画,东西山墙和前檐墙画的是十大明王,后檐墙东次间也有壁画残留,画的是一佛二弟子。明王壁画气势威猛,造型灵动,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明王是菩萨降魔除恶的忿怒相,十大明王对应十大菩萨,大云寺这堂画在明王的上角画出了相应的菩萨像。根据大云寺明王像的绘画形象和采用颜色,这堂画属清末壁画中的上品。

2-20021Q21523101.jpg

  龙山位于恒山主峰西15公里处,隔翠屏山与主峰东西相望,海拔2266.8米,比恒山主峰还高250多米。现存的大云寺只是当年的下寺,龙山曾经是金元时期“至死不仕蒙元”的大文豪元好问隐居之地,与金时的中书令张德辉、文学家李冶号称“龙山三老”。寺东侧的玉泉沟里,还有一座玉泉寺,寺旁泉水叮咚,花木扶疏,是避暑的好地方。龙山寺庙群虽不复存在,但高耸的奇峰,如黛的绝壁,幽深的流泉,芳香的百花,早春的冰雪,盛夏的云雾,深秋的红叶,无不令人陶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