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无边寺-“先有白塔,后有太谷”

山西古建筑网     时间:2020-02-10 11:11:10

2-200211121510211.jpg

  太谷无边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城西南南寺街,俗称白塔寺、南寺。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八年(272),北宋治平年间易名普慈寺。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建后复名无边寺。1950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边寺自建寺就建有白塔,可从“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这句太谷俗话中找到答案。因为无边寺始建年代很早,并且寺内建有白塔,所以就以塔命村名,是北周阳邑县的所在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太谷县,旧县城改为阳邑乡至今。

2-200211121603620.jpg

  无边寺坐北朝南,设三门,中门在戏台下,通常由东西两侧门通行。戏台座南朝北,有东西廊房,戏台对面有一献殿,殿后为白塔,白塔东西有藏经楼,北为过殿,其后为正殿及 东西配殿。故在寺的中轴线上有三个院落:其一在戏台与献殿间,其二即白塔院,其三即正殿以南的院落。无边寺白塔为北宋重修后的风格,其它为明清改建时建筑。

2-200211121A32J.jpg

  无边寺白塔位于无边寺殿后,白塔的建筑风格,沿袭了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的过渡做法,塔底下的八角底座,如同一只形象逼真的巨型乌龟。白塔塔身洁白,呈八角形,塔高43米,外七层,内九层,为双重檐楼阁式仿木构,空心结构,塔内有楼梯可达顶层。塔每层有出檐和平台,平台下面有斗拱,有真假券门,第一层正南门为塔门,塔的券门前建有一个挑角门楼,为清代补建。

2-200211121640414.jpg

  无边寺白塔今天供奉的为水神。塔内原本供的是空望佛。空望佛原名田善友,他好济世救人,在社会上打抱不平,人们便尊他为佛。“文革”时期,供奉于白塔内的空望佛被毁。后来,人们念及建塔的初衷,便从太谷县阳邑的水神庙里,将水神“请”至此,以图保护太谷这块风水宝地。白塔内壁,原是元代壁画。但因年久剥落和重修时抹掉许多,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