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山西古建筑旅游,都会把山西应县作为目的地之一。其实,“应县有三宝”,其首先为被称为国之瑰宝的应县木塔,另外“两宝”,为相距应县木塔不远的应县净土寺独拥有:一为净土寺的天宫楼阁藻井,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其二是原在净土寺山门前的一对石狮,“披头散发”,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全国罕见。
应县净土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东北,又名北寺,创建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为金代原构,面阔进深各三间,长15米,宽12米,单檐歇山顶,殿顶上覆筒、板瓦,檐头镶着绿色琉璃瓦,坡度较平缓。檐上为斗拱铺作,斗拱疏朗,四角挑檐升起,呈柔和弧线。整个殿宇秀丽雄伟,是典型的金代建筑。殿内有清代壁画,内容为佛,菩萨,弟子等。构图和技法具有民间的传统画风。
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体量不大,从外表上看很难想象殿内竟有一件被梁思成称赞为“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的天花藻井。一般来说,古建筑多见在天花板正中设一藻井,但此殿的藻井布满3间殿宇的全部天花殿顶,以梁袱划为9格,分作9个藻井,其中殿内明间正中的藻井最为繁复精美,称为八门九星之天宫楼阁,精雕细刻,极尽华美。9个藻井全为木质雕刻,每个藻井中心为一个红色圆心,呈八角形,雕刻精细,色泽华丽,是鲜见的金代珍品。当中间的“天宫楼阁”藻井最大,藻井下饰以天宫楼阁,九星中间雕有两条金龙,双龙浮雕盘旋,须眉神动,气势磅礴。应县净土寺的天花藻井和天宫楼阁都是小木作的经典之作,构造精美,雕工巧细,为金代精致的建筑装饰精品,是研究金代建筑规制和造型的实物资料。在山西古建筑中现存的以天宫楼阁式的作法为室内装修手法的宋辽金建筑,除了净土寺大雄宝殿藻井外,较为著名的还有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壁藏以及二仙庙正殿神龛。
曾经让梁思成为之称赞的那对“披头散发”辽代石狮,因在“文革”时被人捣毁了面部,现存放在大殿一角,依旧有着绰约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