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大王庙-《赵氏孤儿》赵武的行宫

山西古建筑网     时间:2020-02-08 16:34:59

2-20020R33611O3.jpg

      阳曲大王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范庄村,据 《阳曲县志》和大殿内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大王庙碑记载,该寺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成化八年(1472年) 维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在古为祭祀“翊化神”,又称“大王神”、“藏山大王”,在史时记为纪念春秋时晋国上卿赵武(也就是举世闻名的《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和程婴所救助的那位孤儿)而建,因此庙又称藏山庙。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0020R33FV42.jpg

  大王庙大殿为明代遗构,史传是晋国大夫赵武的行宫,现庙内建筑仅存大殿。大殿坐落在高约半米的石砌台基之上,建筑面积225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边长9.7米,平面正方形,大素瓦单檐歇山顶。殿明间设有隔扇门,左右为直棂窗。前檐墙下建须弥座,下有青石包基。四周施单翘单昂栱,柱间、补间开斗拱5朵。殿内梁架前后内额与四椽袱构成井口方梁,纵横摆在稍间的中间,四角用三层抹角梁与斗栱层层挑起井口梁,下饰垂梁柱,以12根檐柱为基础,通过斗拱层层传递,构成“悬梁吊柱”,因此也称为“无梁殿”。东、西、北三面山墙均绘满壁画,有出行、回宫图,后墙有尚膳、尚服壁画80余平方米,沥粉贴金,为明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2-20020R33I0238.jpg

  赵氏孤儿的故事享誉中外,在盂县地面上,至今天还保存有九座祭祀赵武的庙宇,这里的人们依然像古人一样将赵武称为“大王”,将赵武庙称作“大王庙”。光绪七年(1881年)《盂县志》中《卷七·建置考·坛庙》记载:“文子行祠:在西城外香河北,春秋上戊日祭。”庙中碑刻记载该庙始建于金大定十二年(公 元1172年),中经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重修,才具有今天所见的规模,这些碑记对研究大王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20020R33J12Y.jpg

  大王庙是山西古建筑中明代的典范,它留给后人的除了在建筑方面的价值和历史文物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承载着赵文子千秋功烈的传说,与藏山一起成为盂县文化的代表。


分享按钮